「泰雅族XO織紋深度分析」田野調查訪談


撰寫者: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文專人員 蘿法·尤命

 

摘要:

烏來泰雅族傳統織藝曾因觀光產業與文化流變一度中斷,直到 1980 年代才由在地織女自發復振。本文以「XO 織紋」為核心,透過訪談烏來區編織協會織女與回顧歷史脈絡,探討烏來屈尺群織紋的存續與變遷。研究發現,雖然織藝傳承早已斷層,但 XO 織紋在地方族群記憶中逐漸被視為代表性符號,並透過參訪臺大人類學系博物館及地方耆老捐贈織品獲得再確認。XO 織紋的復振不僅是文化再現,更是族群認同與歷史記憶延續的重要實踐。

 

關鍵字:烏來泰雅族、屈尺群、XO 織紋、織藝復振、田野調查、文化傳承、泰博館

 

       約莫300年前,在亞維.布納(Yawi.Puna)的率領下,居住在南投縣仁愛鄉的部分泰雅族人一路北遷,翻山越嶺進入了南勢溪上游,建立了烏來最早的部落。從最初的德拉楠社與李茂岸社,到今日的忠治、烏來、下盆、信賢與福山各里,歷經多次遷移與拓展,族人遭遇了不同政權統治與異文化接觸,烏來區也逐步發展成今日所見,有別於其他泰雅族部落的不同樣貌。

在本次田野調查計畫的訪談過程中,這10位受訪者一致受到1980年代持續發酵的原住民文化復振意識和1990年代文化產業政策的影響,於2001年在烏來鄉公所(即現在的烏來區公所)輔導下成立了各家織藝工作坊,著力於族群文化的復振。綜合了訪談的重點,歸納出了以下結論:

 

2005年開館的館舍外觀,其外牆雕像為帶領泰雅族群進入烏來區的頭目─亞維.布納(Yawi.Puna)

 

 

印象中的傳統織布:

       由於早期烏來地區較早接觸觀光,這改變了傳統泰雅族社會的男狩獵女編織型態,因此在受訪者們小時候或早期嫁來烏來地區時,鮮少見到婦女或耆老在織布。這樣的歷史背景使得訪談者們所見的織布狀況,已經是文化流變下的現狀。例如,有織女提到,早期忠治、福山部落或是屈尺一帶有一大片野生的大青(通稱馬藍),用來染布成藍色;也有耆老使用七里香,讓織布染成墨綠色。也有可能,上述所說的顏色來源實際上是來自與不同地區交易所得的特殊材料。綜上所述,早期烏來的織女們對織布顏色的運用,已經是以好看的顏色為主,再加上烏來地區本身發展良好且易於與其他異族進行交易,因此更會運用較鮮艷的顏色,或融合離烏來地區相近的南澳地區的織紋。根據筆者的認知,早期織女們選擇織布顏色時,主要是為了吸引觀光客,因此顏色選擇較為鮮艷。

 

早期烏來區因應原民風味觀光風潮,從雕像的服飾上即可看出服飾色彩的鮮豔,以及多族群融合的樣貌

 

參訪與發現:

       在訪談過程中,織女們於2000年前後參訪了臺大人類學系博物館兩次。雖然並非所有受訪的織女都統一參與這兩次的參訪,但她們都是分批參與其中。談到第一次參訪的經歷,高林美鳳女士回憶道:「當時館方不讓我們拍照,但我們非常想把這件披肩的織紋記在腦海裡!我們既興奮又感動,於是用畫的方式將這件織品的樣子畫了下來!」從她們的神情與口氣中,不難感受到她們當時的興奮之情。而後,編織協會的老師們也曾前往日本天理大學的典藏室,看到館方所藏並標示為烏來社(即烏來屈尺群)的幾件織品,但其中並未出現XO紋的服飾。直到107年,烏來區地方漢族耆老高茂源先生捐贈了35件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烏來泰雅族織品給泰博館,才發現其中一件披肩上出現了細小的XO紋。

 

臺大人類學系博物館館藏-收藏地自烏來的藍底白XO紋披肩

 

創發的傳統:

      在編織協會的推動下,織女們各自重製了一件藍底白XO紋披肩,並在烏來區各大場合以此披肩為代表性服飾,泰博館的入口大廳更是懸掛了織女們共同織做的巨幅藍底白XO紋織布,宣示意義十足。受訪織女們一致認為,雖然偶爾會有外界質疑此紋路是否為烏來屈尺群的代表織紋,並認為這些紋路只是「織布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織紋」,但她們仍相信,這些紋路剛好在那個時候被見到,也在文獻中有所記載,而107年高茂源先生捐贈的披肩上也出現了這些紋路。不管歷史的真相是什麼,對她們來說,這些紋路已經成為她們重啟文化復振的關鍵,亦是她們創發當代織藝的基石,意義非凡。

筆者認為,在烏來這樣擁有文化斷層的歷史背景下,茫茫之中能找到一點代表性的線索,對於烏來的泰雅族人尋找並重新擁抱傳統文化來說,無疑是極具啟發性和支持性的。透過XO紋的復振與創新,不僅是基於認同的行為實踐,更具建構烏來屈尺群歷史記憶與歷史想像的延續。

 

2020年區公所辦理編織藝術節時,編織協會的織女們合影留念。

 

參考文獻與資料:

《重現泰雅-泛泰雅傳統服飾重製圖錄》—方鈞瑋編著

《臺北縣烏來鄉泰雅族耆老口述歷史》—陳茂泰編著

《織織不倦:烏來泰雅族服的經緯之間》—江桂珍編著

《觀光、紀念品與當代文化實踐-以烏來村泰雅族的織藝傳統為例》—江桂珍編著

《烏來鄉誌》—烏來鄉公所(現烏來區公所)編著

【返回】